分類 / Names
俗名 | 同種異名 | Catalog of Fishes(屬, 種) | ITIS | CoL | WoRMS | Cloffa
Teleostei >
Pleuronectiformes (Flatfishes)
鰈形目 (Flatfishes) >
Bothidae (Lefteye flounders)
鮃科 (Lefteye flounders)
Etymology: Crossorhombus: Greek krossoi = tassel + Greek, rhombos = paralelogram (Ref. 45335).
More on author: Alcock.
Environment: milieu / climate zone / depth range / distribution range
生態學
海洋 居於水底的; 深度上下限 35 - 146 m (Ref. 11790). 熱帶
Indo-West Pacific.
西印度洋: 南非的德爾班,到印度與斯里蘭卡。 中西太平洋: 菲律賓.(參考文獻 9494) 來自馬達加斯加,科羅摩群島,索馬利亞與香港的紀錄未被證實。
大小 / 重量 / 年齡
Maturity: Lm ?  range ? - ? cm
Max length : 14.0 cm TL 雄魚/尚未辨別雌雄; (Ref. 11298)
背棘 (總數): 0; 背的軟條 (總數): 86-93; 臀棘 0; 臀鰭軟條: 68 - 74. Brown in color with dark spots arranged in longitudinal rows on eyed side; 2-3 spots on straight section of lateral line (Ref. 4417). Pectorals with 11-12 rays on eyed side, 9-11 rays on blind side (Ref. 4417).
褐色的顏色有深色的在有眼睛的一邊上被排列成縱列的斑點; 在側線的直部分上的 2-3個斑點.(參考文獻 4417) 在有眼睛的一邊上胸鰭有 11-12個鰭條,9- 在沒有眼睛的一邊上的 11個鰭條.(參考文獻 4417)
Inhabits sandy and muddy bottoms (Ref. 5213).
棲息於沙泥底。 (參考文獻 5213)
Life cycle and mating behavior
成熟度 | 繁殖 | 產卵場 | 卵 | 孕卵數 | 仔魚
西印度洋: 南非的德爾班,到印度與斯里蘭卡。 中西太平洋: 菲律賓.(參考文獻 9494) 來自馬達加斯加,科羅摩群島,索馬利亞與香港的紀錄未被證實。
Hensley, D.A., 1986. Bothidae. p. 854-863. In M.M. Smith and P.C. Heemstra (eds.) Smiths' sea fishes. Springer-Verlag, Berlin. (Ref. 4417)
IUCN 瀕危狀態 (Ref. 126983)
無危 (LC) ; Date assessed: 15 November 2019
人類使用
漁業: 低經濟
更多資訊
俗名同種異名新陳代謝捕食者生態毒物學繁殖成熟度產卵場產卵群集孕卵數卵卵發育
參考文獻養殖養殖資訊品種遺傳學基因序列遺傳率疾病加工NutrientsMass conversion
合作者照片Stamps, Coins Misc.聲音神經毒速度泳型鰓區Otoliths腦重體重比眼睛色素
工具
特別的報告
下載 XML
網路資源